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B: 生成物中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
    C: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之比为2∶4
    D: 单中心铁改变了CH4转化为C2H4的速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古塘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2. 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   )

    A: 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 参加反应N2H4是有机物
    C: 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四种
    D: 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
  • 3.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2HI+Cl2=2HCl+I2      
    B: NH4HCO3H2O+CO2↑+NH3
    C: CO2+C2CO
    D: 2HCl+CuO=CuCl2+H2O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卷
  • 4. Mg(OH)2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在温度达到380℃时分解吸收热量并释放出水,同时生成的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的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燃烧。某同学用氨水在实验室模拟制取Mg(OH)2的过程: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氨水(易挥发),生成 Mg(OH)2 , 再通过结晶、过滤,得到Mg(OH)2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Mg(OH)2转化率的条件,该同学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氯化镁溶液浓度/(gL/-1)

    反应温度/℃

    Mg(OH)2转化率/%

    A

    20

    30

    27.06

    B

    40

    30

    56.77

    C

    40

    40

    69.64

    D

    40

    60

    54.30

    E

    60

    60

    50.60

    实验B和C的目的是
    有实验数据可知,能够得到最多Mg(OH)2的条件是(填浓度和温度)。
    在氯化镁溶液浓度都是40g/L的情况下,60℃时 Mg(OH)2转化率比40℃时低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玉海实验中学等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试卷
  • 5. 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李同学在复习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时,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都能生成盐,于是他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图中①处可填入的内容是(不能与图中已有的信息重复)。
    向Na2SO4溶液中滴入Ba(NO3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2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反应后消失的离子“”“”分别表示(填离子符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玉海实验中学等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试卷
  • 6.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
  • 7. 稀盐酸是实验室中一种重要的试剂,用途广泛。

    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某种固体与之反应。反应前后烧杯内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大小)。则加入的固体不可能是(        )
    在稀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④实验室制取CO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份检测试卷
  • 8.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六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初学情调研试卷
  • 9.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它非常微小,需要借助才能观察到。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分子(填“相同”或“不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
    C: 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水分子
    D: 自然界有很多种分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