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宁波杭州湾吉利汽车极氪工厂,生产新能源汽车极氪001。新能源汽车现在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该电池的放电反应为:FePO4+Lj=LiFePO4。该电池反应类型为(   )
    A: 化合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
  • 2.   2022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卡罗琳.贝尔托齐、卡尔巴里沙普利斯和丹麦科学家莫滕梅尔达尔,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其中经典反应一叠氮炔环化反应简单如下图表示。

    这一反应即将在梅尔达位于丹麦的实验室中被发现,其中铜在这里做什么:
    二氧化锰在制取氧气时也能体现与上述铜同样的作用,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
  • 3. 最近网络有一个很有趣的实验:用一定比例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碘化钾、洗洁精为原料,在量筒中混合后竟然出现了大量细腻的泡沫,因此形象的比喻为“大象牙膏”。此实验对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一定要求。小军想通过设计实验测定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准备两个烧杯,一个烧杯放入40g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另外一个烧杯放入20mL水、10mL 洗洁精和10mL饱和的碘化钾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得水槽、量筒、烧杯和反应物的总质量为525.5g。将两个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量筒中,反应结束后,用电子天平称得水槽、量筒、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519.1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检验产生气体的方法:
    请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该实验中,测出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比标注的偏小,原因可能是。(至少写出一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
  • 4. 小科和小敏利用如图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写出图中标记的仪器名称:①
    小科要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并收集O2 , 应选用如图中的装置(填字母编号)。
    小敏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CO2并检验CO2 , 能不能用火碱溶液代替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科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10g30%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pH分别从3依次调至13,在60℃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

    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
    某次实验中,当1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0.32g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滴加的调节剂对溶液质量

    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在学习物质的转化知识时,同学们观察到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则该物质可能是(   )
    A: 木炭
    B: 镁条
    C: 铜
    D: 硫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 7.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催化剂对KClO3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表1

    序号

    催化剂

    时间/s

    1

    ZnO

    179

    2

    Fe2O3

    58

    3

    CuO

    48

    4

    MnO2

    46

    实验一:取ZnO、Fe2O3、CuO、 MnO2四种催化剂各1克,碾细,分别与5克KClO3均匀混合后加入4支试管中,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时间,见表1。

    实验二:再取4份质量为5克的KClO3 ,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碾细的Fe2O3 , 均匀混合后加入4支试管中,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记录见表2。

    表2

    序号

    Fe2O3

    时间/s

    现象

    1

    1

    58

    固体熔化

    2

    2

    59

    3

    3

    55

    固体不熔化

    4

    4

    57

    查阅资料:KClO3受热分解时,若发生“固体熔化现象”,会使反应不彻底,且易导致试管破裂。

    催化效果可通过记录的“时间”来比较,这里需要测量的是的时间。
    “实验一” 基于的假设是:催化效果可能与催化剂的有关 。
    小明认为: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为节约成本可减少用量。请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并结合资料判断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姚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 .实验过程如图。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CH4)、氢气;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该物质很可能是(填名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姚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X

    26

    2

    12

    反应后质量(g)

    18

    1

    2

    32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 反应前物质M的质量为13g
    C: 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 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姚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神秘的三星堆遗址挖掘出了许多青铜面具,这些面具表面都有一层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 (OH)2CO3]。碱式碳酸铜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生成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X+CO2=Cu2(OH)2CO3
    请写出X的化学式为,推断的依据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姚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