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鱼虾能在水中呼吸是因为(   )
    A: 水分子中含氧气,可供鱼虾呼吸
    B: 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可供鱼虾呼吸
    C: 水在阳光下不断分解产生氧气,可供鱼虾呼吸
    D: 水在鱼虾的体内分解,放出氧气,供其呼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
  • 2. 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 2KCl+3O2↑)实验时,绘制了试管中固体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表示氯酸钾的质量
    B: b点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C: c点表示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D: d点表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
  • 3. 小明发现实验室中部分双氧水保存过程中会因自行分解而失效,为探究双氧水自行分解的影响因素,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30分钟的实验,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组别

    温度(℃)

    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升)

    5%

    10%

    15%

    20%

    25%

    30%

    1

    20

    0

    2

    4

    7

    13

    21

    2

    30

    1

    5

    18

    39

    75

    110

    实验前应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
    小明的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
    资料显示,某些化合物对双氧水分解有一定的影响。于是小明用双氧水、氯化铜、氯化锌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双氧水的浓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小明据此提出加入少量氯化锌以减缓双氧水分解的保存方案,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
  • 4. 小明利用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操作中不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足
    B: 红磷熄灭时瓶内还有氧气剩余
    C: 点燃红磷后塞紧瓶塞时瓶内有部分气体逸出
    D: 红磷熄灭后未冷却至室温便立即打开止水夹读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
  • 5. 182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偶然发现原本在常温下不能和氧气反应的酒精,在铂丝表面却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但铂丝却完好无损。据此他制作了一种 铂丝打火机(如图所示) ,它以酒精为燃料,盖子上装有铂丝。使用时打开盖子,将铂丝置于酒精蒸气出口上方,等待片刻铂丝上的酒精即可被点燃。

    铂丝在该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酒精在铂丝表面缓慢氧化反应属于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将铂丝置于酒精蒸气出口上方,需“等待片刻”才能点燃,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酒精蒸气未立即燃烧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
  • 6. 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的纯度,取一定量该样品进行加热,记录不同时刻固体质量数据,如图甲。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t1时刻产生的氧气质量是
    t3~t4时段剩余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
    计算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请在图乙中画出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在t1~t3时段的变化曲线。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温岭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调测试卷
  • 7. 如图为空气各成分体积分数示意图,则甲代表的是 (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温岭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调测试卷
  • 8. 如何减少温室效应直是科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科学家发现一种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CH2O2)。
    此反应前后,该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保持不变。
    只用CO2一种反应物通过该催化剂 (选填“能”或“不能”)转化成甲酸(CH2O2),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9. 在学习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后,小明查阅资料发现除了二氧化锰外,氧化铜、氧化铁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这三种物质中,哪种物质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小明用如图甲装置,以及实验所需药品和器材进行实验。

    请你补充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各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

    ⑤重复多次实验;

    ⑥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发现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要好,图乙为氯酸钾和氧化铁混合物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小妍同学画出下列等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你认为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10.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是由注射器、硬质玻璃管和干瘪气球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注射器中存有15mL空气,玻璃管的容积是40mL。(铜粉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

    连接好装置后,需要先检查,再加入足量铜粉。
    实验过程中需要来回缓慢推拉注射器,其目的是
    待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挤出气球内的气体,发现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约为4mL,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