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0年9月,习近平在联大针对气候变化表示:“中国将力争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下图是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主要流程。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经过吸收器、分离器和反应器后以低浓度排出从而达到碳减排目的。
    吸收器中,NaOH溶液用喷淋方式加入,其优点是
    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在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分离器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2. 某些食品包装役内临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储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3

    4

    5

    6

    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90.0

    120.0

    150.0

    180.0

    产生气体质量/g

    0

    a

    0.3

    0.5

    0.6

    a的数值为
    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3. 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g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称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小金想用碱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的混合物)来代替B装置中浓硫酸的吸水作用,小科认为不可以,其理由是
    根据乙图分析,判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的依据是 。
    下列情况会造成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4. 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1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10g

    加入10g

    加入10g

    加入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7g

    4g

    2g

    ag

    a=
    该石灰水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前两次一共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多少g? (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5. 根据甲、乙、丙、丁各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向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B: 乙表示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H)2和ZnCO3固体
    C: 丙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D: 丁表示将等质量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不考虑水分燕发)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6. 将ag锌粒加入一定质量的MgSO4、CuSO4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后称量质量为bg,向滤液和滤渣中分别加入稀盐酸,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如果滤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的颜色为蓝色
    B: 滤渣的质量可能等于所加锌粒的质量
    C: 如果滤渣中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含有4种金属
    D: 反应后所得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7. 珍珠粉含有碳酸钙、蛋白质等成分。市场上出现假珍珠粉外观上与真珍珠粉差不多,肉眼往往无法辨别它们。
    为了寻找区分真假珍珠粉的方法,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分别取真假珍珠粉适量置于两支试管中,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现象,说明真假珍珠粉均含有碳酸钙。

    实验二:分别取少量真假珍珠粉置于铁片上灼烧,发现真珍珠粉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假珍珠粉没有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由此可得出结论:假珍珠粉中不含

    为了探究真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取5g真珍珠粉样品,分别置于如下图实验装置中(稀盐酸足量且真珍珠粉中只有碳酸钙与稀盐酸会反应生成气体)。

    ①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

    ②当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上升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0.11升(实验前量筒未装水)。二氧化碳的密度取2克/升,根据测量结果,求该真珍珠粉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8.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SO4
    实验室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CuSO4溶液的颜色为
    为了测定废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50g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2沉淀(无其它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的OA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没有沉淀产生。AB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CuSO4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生成沉淀质量是  ▲  克。

    ②计算50g废液中CuSO4的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9. 某科学兴趣小组欲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用如图的改进装置实验。实验时取变质的样品m克与足量的硫酸完全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测得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硫酸体积为V1毫升,充分反应后,右侧针筒中的气体读数为V2毫升,若二氧化碳密度为d克/毫升。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不考虑水的蒸发)
    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入稀硫酸后会放出热量,则测得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会(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 10. 某实验小组拟利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同种酸溶液与金属反应来探究“金属活动性与反应放出热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完成后,根据传感器探头测量的从反应开始到反应停止时的数值绘制的曲线图如“图2”;实验所用酸与金属粉末的种类和质量如下表。请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关计算。

    实验编组

    等质量稀硫酸

    金属粉末质量/种类

    对应曲线

    含H2SO49.8g

    6.5g/镁

    a

    含H2SO49. 8g

    6.5g/锌

    b

    含H2SO49. 8g

    6.5g/铁

    c (待绘制)

    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对比曲线a、b,可得出的结论是
    通过计算说明三组实验充分反应后哪种金属剩余的质量最多,剩余多少?
    在“图2”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