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碳循环”中循环的是(    )
    A: 碳元素
    B: 碳单质
    C: 一氧化碳
    D: 碳酸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2021年4月21日,我国政府庄严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一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全部产生的二氧化碳。如图是我国近15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请回答:

    依据图中数据可知,2020年比200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
    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燃烧产物是造成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 3. 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
    D: ①③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 4. 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推广使用矿物燃料
    B: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C: 合理开发新型能源
    D: 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
  • 5. 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

    项目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SO2

    6

    NO2

    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 用氢气做燃料
    B: 露天焚烧垃圾
    C: 汽车排放尾气
    D: 用煤做燃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6. 下列选项中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    )
    A: PM2.5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氮
    D: 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2022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目前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是(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氮
    C: 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
  • 8.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 列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环境问题

    防治措施

    A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控制污染物排放

    B

    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酸雨

    对燃煤预先进行脱硫处理

    D

    臭氧空洞

    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洗洁剂等化学物质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
  • 9.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等。

    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甲),树立了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担当。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左侧集气瓶中盛放空气,右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观察到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可以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图丙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示意图, 结合图丙分析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不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      (填序号) 。
    2022年4月28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上发表成果——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的合成,开辟了一条二氧化碳转化的新途径。假设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碳元素的转化率为100%,合成3.6kg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可以吸收kg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10. 2022冬奥会将绿色、低碳发挥到了新的高度。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也是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场馆。“冰丝带”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文中说到“低碳”和“碳排放量接近于零”,两处说的“碳”指的是(    )
    A: 碳元素
    B: 碳单质
    C: 碳酸盐
    D: 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素质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