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 C 装置的作用是B 瓶中,装置 D 的作用是
    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pH约为1;

    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可说明硫酸有剩余。(选填“实验 1”或“实验 2”)

    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 (答出一点即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试卷
  • 2. 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 1 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字母序 号,下同);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 1 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填“相等” 或“不相等”)。

    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 图 2 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 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 3 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 NaHSO4 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A.其水溶液能导电                       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试卷
  • 3. 某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要测定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取样品10克,得到如下A、B两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完全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共42.5克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0.9克

    B组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0.0克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2.3克

    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实验中可以看到 B 中的现象是.
    通过两组数据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其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试卷
  • 4. 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③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可能组合是(写化学式)。
    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的溶质是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在上述(3)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试卷
  • 5. 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兰溪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试卷
  • 6. 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多彩化学”。请回答:

    溶液X是(填“酸”、“碱”、“盐”)
    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兰溪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试卷
  • 7. 《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文中的“石”指石灰石),小乐对其展开如下探究:如图甲所示,先利用煤气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煅烧石灰石,然后完成后续操作;最后又补充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①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试管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试管B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能成为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反应的证据是现象(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继续向试管A上层清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解释“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的原因:
    为检验图甲所示实验中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补全实验方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练习卷
  • 8.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①浓硫酸  ②浓盐酸  ③生石灰  ④固体氢氧化钠  ⑤酒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古塘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9. 某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假设石灰石中的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小红、小刚和小明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小明认为废液中溶质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Ca(OH)2微溶于水

    【实验与结论】小红从废液缸中取少许上层清液(下称“废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小明也取少许废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看到的现象是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综上所述,结论:的猜想是正确的.

    在交流与讨论后,小明又取少许废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反应现象是.

    A.只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B.只有白色沉淀析出

    C.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气泡      D.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古塘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10. 将生锈的铁钉浸入稀盐酸溶液中,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反应开始时发生的现象:
    若加入的稀盐酸过量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