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干列问题:

    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望道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小科对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 BaCl2溶液、 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取少量固体置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科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科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玲同学在小科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 (NO3)2溶液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拓展]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

    A.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

    C.先加足量Ca (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先加足量Ba (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望道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如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

    根据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写化学式)
    根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5月月考试卷
  • 4. 小科从爸爸爱喝的茶叶袋里发现一包脱氧剂和一包干燥剂。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科带着这包脱氧剂和这包食品干燥剂走进实验室,和小组同学一起开启了令人兴奋的探究之旅(忽略实验过程中空气的影响)。

    [查阅资料]该脱氧剂成分是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铁粉,若铁粉被完全氧化,则该脱氧剂完全失效。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是生石灰。

    活动:探究该脱氧剂是否还有效

    ①取适量脱氧剂于大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荡,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甲。

    ②取滤渣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振荡,- 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底部有黑色不溶物,(填现象)。该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该脱氧剂已完全失效。

    活动二:探究该食品干燥剂成分

    [进行实验]

    ①将这包干燥剂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过滤得到滤液B和滤渣乙。

    ②向滤渣乙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该干燥剂已变质且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活动三:探究滤液A和B混合后溶质的成分

    小组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滤液A和滤液B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滤液C.他们对C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NaOH、Na2CO3;猜想二:NaCl、 NaOH、Ca(OH)2;猜想三:

    [进行实验]小科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精想一不正确

    ②继续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正确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后一 致认为小科设计的方案不科学, 得出结论不可靠。他们对实验步骤②重新设置,得出了猜想三是正确的结论,请写出小组同学重新设置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 5. 在①二氧化碳、②硫酸、③碳酸钠、④氯化铁溶液这四种物质中,能跟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碱的通性”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文理中学2022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考试试卷(二模)
  • 6. 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
    B: P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达到饱和状态
    C: M=c-a        
    D: 生成Fe(OH)3的质量为(n-b+a)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竞赛班联考试卷
  • 7. 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消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下图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主要成分: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去渍原理:过碳酸钠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俗称纯碱)和过氧化氢······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

    【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表达交流Ⅱ】实验中溶液M呈无色,你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总结】

    ⑴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⑵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8.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A、B、C、D四个实验。
    实验B结束后,小明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猜想四:含有NaOH、Ca(OH)2、Na2CO3

    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有一个猜想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的猜想并说明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理由)

    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

    猜想二正确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性质,请你从上述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一种试剂,得出“碱和酸能发生反应”这种化学性质,实验的方案是(写出操作和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9. 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实验装置(2)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10.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 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