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什么微粒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不考虑微粒的相互影响),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
    提出猜想和假设

    猜想1:可能是因为硫酸根离子引起的显色。

    猜想2:可能是因为引起的显色。

    猜想3:可能是因为水分子引起的显色。

    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第3个猜想不需要实验就可以排除,理由是
    同学们观察硫酸钠、硫酸钾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综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学生学业水平期中考试试卷
  • 2.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如下关系: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现有下列三个能反应的式子:2W-+X2→2X-+W2;2Y-+W2→2W-+Y2;2X+Z2→2Z-+X2以上反应均在同温、同压,同浓度下进行,正确的结论是(   )
    A: 氧化性是:Y2>X2                         
    B: 还原性是:Y->Z-
    C: 2Z-+Y2→2Y+Z2的反应能够进行
    D: 在X-、Y-、W-、Z-中X-的还原性最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模拟训练卷(二)
  • 3. 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已省略):

    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一种物质是单质;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杭二中2015年保送生选拨考试科学试卷
  • 4. 李同学在实验室里分别配制了质量分数均为10%的MgCl2、H2SO4、KNO3和NaOH四种溶液,但却忘记及时在试剂瓶的标签上注明所配制的溶液,只好向化学课代表王同学求助。王同学思考片刻,先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分别标注 “A、B、C、D”以示区别,随后并没有用其他试剂,就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来了。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各取溶液少许两两混合,根据现象不同分成两组;

    ②取一组混合液,不断滴入另一组的一种未知溶液,根据现象的不同可鉴别出A和B两种溶液;

    ③再取已鉴别出的A溶液2mL,滴入5滴未知C溶液,再加入D溶液4mL,在这个过程中无气泡、沉淀浑浊或颜色变化等明显实验现象;

    综合以上实验可知:

    A、B、C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杭二中2015年保送生选拨考试科学试卷
  • 5.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一定不存在Ba2 , NH4可能存在
    B: CO32一定存在
    C: 可能存在Na
    D: 一定不存在Cl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中学2015年自主招生模拟考试科学试题
  • 6. 自从歼-20去年首次试飞被曝光以来,中国的新一代战机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首先发现,不仅歼-20炫酷的外形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其机身一改以往颜色,变成了灰黑色。这灰黑色就是其能隐形的关键,它能吸收雷达发出的雷达波,主要成分是有机物M(分子式:C6H4S4 , 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H4S4+11O2→6CO2+4SO2+2H2O)。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其组成元素,并探究其分子结构进行了下列实验:

    将少量样品放入A的燃烧管中,通入足量O2 , 用电炉加热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余下装置。(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

    说明:①A中CuO的作用是将有机物中的C元素全部氧化成CO2

    ②品红溶液用于检验SO2会褪色,KMnO4溶液用于吸收SO2并且不与CO2反应

    ③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B的目的是验证有机物中含氢元素,则B中盛装的试剂可为:
    D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序号)。可供选择的试剂:

    a.NaOH溶液     b.品红溶液     c.KMnO4溶液     d.饱和石灰水

    能证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现象是:
    装置I、II不能互换的理由是:
    指出装置F的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中学2015年自主招生模拟考试科学试题
  • 7. 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

    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性。
    我国白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

    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现通过生物法制得的氢气中混有CO、O2和水蒸气等(氢气的体积分数通常为60%~90%),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灼热的Cu丝和干燥装置。该除杂方案是否正确?,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质量检测试卷
  • 8. 不粘锅内表面通常使用特氟龙涂层,原料为聚四氟乙烯,其结构简式为 [CF2CF2]n。对聚四氟乙烯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有较好的耐高温性
    C: 可耐酸腐蚀
    D: 可溶于酒精、食用油等有机溶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四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9.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各种工具的发明与改进,下列工具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 石器
    B: 石斧
    C: 青铜器
    D: 瓷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集云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评价卷
  • 10. 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东汉说唱俑
    B: “郫”字青铜戈
    C: 龙纹铅饼币
    D: 黄金面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