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G分别沿着光滑的斜面AD、BD、CD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所做的功(   )

    A: 沿AD斜面拉时最多
    B: 沿BD斜面拉时最多
    C: 沿CD斜面拉时最多
    D: 沿AD,BD,CD斜面拉时一样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调研问卷
  • 2. 如图长为3米的匀质平板的中点能绕固定的支点转动,平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在板上站两个小孩。已知20千克的甲小孩位于板的中点,30千克的乙小孩位板的左端。现两个小孩均以0.1米/秒的速度同时向右慢慢移动,求:

    经过多少时间后平板开始转动?
    乙小孩在这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调研问卷
  • 3. 如图所示,40g的金属小球从导轨a处静止下滑,一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球从a到b,重力做功0.24J    
    B: 小球到达c点时动能为0
    C: 从a到d,小球损耗的机械能为0.16J
    D: 从b到c,小球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调研问卷
  • 4. 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进行蹦床比赛。运动员离开蹦床竖直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在蹦床上,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时的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弹离蹦床以后,蹦床对运动员做了功            
    B: 到达最高点时运动员的速度为零,受力平衡
    C: 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过程中,其机械能守恒
    D: 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做功先变快后变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开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学科问卷
  • 5. 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如图是小金踮脚时的示意图,脚掌前端是支点,人体的重力是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力是动力。已知小金的质量为50千克,假设图中阻力臂是动力臂的一半,他每次双脚踮脚过程中身体重

    心抬升高度是5厘米,取g=10N/kg。求:

     

    每次双脚踮脚时,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每次双脚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开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学科问卷
  • 6. 下列甲乙丙丁四幅生活实例图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是(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学情检测(期中)试卷
  • 7. 科学上,把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作功率,它可以反映。现有一履带式推土机功率为120千瓦,表示的意思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学情检测(期中)试卷
  • 8. 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前进,击打白球,使白球水平向前撞击红球,对这一过程的分析错误的(   )

    A: 击打白球时,手对白球做了功
    B: 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 白球撞击红球,红球滚动,整个过程白球对红球做了功
    D: 击球后,白球离开球杆向前滚动时,球杆对白球没有做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
  • 9. 如图所示,质量为100g的金属小球从a处自由下滑,经过b处、到达c处时,恰好停下,在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J。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J.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
  • 10. 在练习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排球垫球时,小科上抛排球,球离手后上升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相邻的点之间的运动时间相等,D点为上升的最高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则: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B点与D点的机械能(填“相等”或“不相等”);
    下落过程中,DC段重力对排球做功的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CB段。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