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现象最能证明的是(  )


    A: 海平面上升
    B: 地球是个球体
    C: 郑和下西洋
    D: 观察视野扩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2. 我国古代诗人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十分仔细,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问诗中描述的地理现象与下列咖些地理事物有关(  )

    ①地球的自转②黄河注入黄海③地球的形状④地球的公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3. 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 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D: 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4. 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分明
    C: 站得高,看得远
    D: 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5.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海平面上升
    C: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地球是个球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6.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其形状和大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是个规则的正球体
    B: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
    C: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D: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7.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浑天说”至“盖天说”再到地球是球体
    B: 地球是一个海洋面积占5.1亿平方千米的不规则球体
    C: 人类通过地球卫星照片认识了地球的真实形状
    D: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是对地球海陆分布最恰当的描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8. 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A: 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9.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如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④时(  )


    A: 大约是6月22日
    B: 阳光直射赤道
    C: 南半球为夏季
    D: 泉州昼长夜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 10. 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球体
    B: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C: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仅占29%
    D: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日公转,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