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相撞和张裂
    B: 弯曲和断层
    C: 火山
    D: 地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 2. 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区和一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两个地带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所以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往往处在板块的(填“边缘”或“内部”,下同),如巴西较少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其地处板块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 3. 温州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火山活动是(      )
    A: 地表分化的结果
    B: 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          
    C: 冰川移动的结果
    D: 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 4.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发生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 5. 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
    C: 某地海滨海水入侵程度不断加大
    D: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 6. 下列对喜马拉雅山区有海洋古生物化石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是在海下形成的
    B: 世界上的海洋水体数量在不断减少,导致喜马拉雅山露出水面
    C: 喜马拉雅山所处的地方在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水面
    D: 过去的喜马拉雅山上有人居住,是人类将海洋生物带到山顶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 7. 下列地带中,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的有(      )
    A: 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
    B: 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
    C: 亚洲东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带
    D: 非洲和大西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 8.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是(      )
    A: 位于两大地震带上
    B: 地质条件复杂,多褶皱山地
    C: 火山活动频繁
    D: 我国北部、东部处于板块边界上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 9. 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 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 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 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 10. 火山喷发的熔融岩来源于(      )
    A: 地壳
    B: 地核
    C: 地幔的底部
    D: 地幔的软流层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