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科学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浙教版
华师大版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综合说理题
解答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某登山队要到山顶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到山顶C容易
B: B点到山顶C容易
C: 从正南到山顶C容易
D: 从正北到山顶C容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2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读图回答问题:
A表示的地形是
,B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
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
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乙山位于甲山的
方向,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米。
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2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不一定相同
B: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C: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陡
D: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不一定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2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读下图,回答(1)(2)(3)题:
估计一下甲山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 )
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
判断A在B的( )方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2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山顶之间较低部分的地形是( )
A: 盆地
B: 山谷
C: 鞍部
D: 山脊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2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等高地形图中,适合攀岩运动的地形是( )
A: 山谷
B: 山顶
C: 山脊
D: 陡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2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千沟万壑,形成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作用
B: 风力搬运作用
C: 流水搬运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1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风蚀城堡的形成原因是( )
A: 风力作用
B: 人工雕琢
C: 冰川作用
D: 地震结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1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下列属于人类活动而改变地形的是( )
A: 填海造陆
B: 沙尘暴
C: 风蚀蘑菇
D: 泥石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1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下列地形变化,是由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
A: 大堡礁的形成
B: 风蚀蘑菇的形成
C: 风蚀城堡的形成
D: 上海“崇明岛”不断“长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3 千姿百态的地形(第1课时) 同步练习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
>>
13063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