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教授团队在高压状态下将CH4“塞进”在C60分子足球烯中(如图所示)。这是人们首次实现了在C60中嵌入有机分子,CH4在分了笼内可自由旋转,足球烯的碳骨架结构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形。该分子登上2019年度C&EN明星分子榜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B: C60和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C: “笼子”内的甲烷分子不再运动
    D: C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5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
  • 2.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铅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线,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 组成宇宙的天体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C: 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D: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年九年级中考科学模拟考试试卷
  • 3.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
    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诸暨市浣东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分子极其微小,只有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C: 液体蒸发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引起的
    D: 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空隙一定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杭州市拱墅区文晖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测试试卷
  • 5. 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来制漂白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O+NaCl+H2O。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次氯酸钠(NaClO)5%的漂白液(漂白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1490g,请计算:
    上述反应方程式中,氯元素呈现了种化合价。
    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严重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现象而形成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研究病毒的特殊实验室—负压实验室,人就像在高原上一样难受,但是这样可以防止病毒,因而安全性很好。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保持室内通风可降低疾病感染几率。杀灭病原体一般采用消毒液,常见的消毒消毒剂有:84消毒液、过氧乙酸溶液、双氧水溶液、醋酸溶液等。灾区消毒多采用“84”消毒液。市售“84”消毒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实际使用时,质量分数一般为0.2%~0.5%。若需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5%的消毒液,取100毫升原液加水至1000毫升即得,那么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0.2%的消毒液16升,需要取原液毫升(消毒液密度均取1克/毫升)。对空气中的病原体除了消毒液可以直接杀死外,医院中还有什么办法
    2020年初全球爆发的大规模新冠肺炎,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简称 ECMO(如图),是一种人工心肺机,氧合器相当于人工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治疗新冠肺炎往往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为了给方舱医院的病人及时提供用药的温水,小宝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器,如图所示,左侧的温度计是电接点水银温度计,右侧A为一段软导线, 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当温度低于℃时,加热器B(选填“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杭州市西湖区十五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测试试卷
  • 6. 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氧气和液氧都是由(填具体粒子的名称)构成的。
    氧气可压缩为液氧储存于钢瓶中,说明
    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的结果。
    氧气与碳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独立作业试卷
  • 7. 用科学方法研究。观察、比较、对比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是氢分子、氧分子在不同条件下运动速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对比图片(填序号)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一结论。
    对比图片(填序号)A、B可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选择其中一种影响因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独立作业试卷
  • 8.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现象说明了(   )

    A: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非常的微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
  • 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洗手液成为了抗疫必需品,洗手液中酒精含量一般保持在 60%至90%之间,若洗手液中酒精含量低于 60%,就不能有效杀灭病毒和细菌。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闻到浓浓的酒精味。小明利用电子秤称出该洗手液瓶子倒出洗手液前后的质量如图甲所示,量出倒出洗手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计算该洗手液的密度并与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判定该洗手液是否合格。

    酒精含量(%)

    密度(克/厘米 3

    50

    0.93

    60

    0.91

    70

    0.89

    在使用该洗手液对手进行消毒时闻到浓浓酒精味,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在
    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洗手液是否合格。
    小明的这种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的洗手液密度如何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
  • 10. 小科和小敏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科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敏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科和小敏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返校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