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从如图1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 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 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科学中考备考模拟测试卷(9)
  • 2. 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慢慢的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这说明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金华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物理部分)试卷
  • 3. 小明在上学途中经过酒厂时闻到阵阵酒香,这是现象.并且夏天的香味要比冬天更浓,这是因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金华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物理部分)试卷
  • 4. 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金华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物理部分)试卷
  • 5. 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B: 教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证明分子在做运动
    C: 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D: 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不能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
  • 6. 在下列有关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纳米材料颗粒能制造出很多特殊功能的物体,但它并不是分子
    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仅有排斥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D: 铅笔笔芯在白纸上划出一条断断续续的细线,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7.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说明物体能创造电荷
    B: 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同时存在
    D: 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正在收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摩擦起电的实质
  • 8. 金红同学对知识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①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②物体受平衡力,重力势能和动能都保持不变;③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④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⑤“哈雷彗星”不是太阳系的一员;⑥摩擦起电的两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⑦0℃时分子运动停止.其中说法全部错误的一组是(   )
    A: ②③④⑦
    B: ①②④⑦
    C: ①③④⑦
    D: ①③④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势能的影响因素
  •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B: 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C: 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核电站中能量转化
  •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能够吸引铁屑是磁化现象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往汤锅里放一勺盐,整锅的汤都咸了,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