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伶和小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溶液后,用图示弹簧秤测出其重力,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液体密度(g/cm3

    0.4

    0.6

    1.0

    1.4

    弹簧秤的示数(N)

    1.6

    1.8

    2.2

    2.6

    弹簧的长度(cm)

    10.4

    10.8

    11.6

    12.4

    通过分析此表,小伶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
    若小桶中盛满密度为1.1g/cm3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是N.
    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的长度是12.8cm时,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塑料小桶的重力为N;弹簧的原长为cm,塑料小桶的容积是mL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小明把装有550毫升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为克,此过程体积变化了cm3。(ρ=1×103千克/米3 , ρ=0.9×103千克/米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学区两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3. 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在0~4℃C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学区两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4. 用相同质量的铝、铁、铜制成的体积相等的金属球(已知ρ=2.7×103千克/米3 , ρ=7.9×103千克/米3 , ρ=8.9×103千克/米3),则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如果铜球是实心的,那么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 如果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C: 如果铝球是实心的,那么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体积V>V>V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学区两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5. 某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相同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g

    5

    10

    15

    20

    25

    30

    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
    对比“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和“测定物质密度”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 (填“相同”或“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学区两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6. 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 把纸撕成碎片
    B: 冰融化成水
    C: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 把铁丝烧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学区两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7.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其总质量为400g;放入一金属球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900g;取出金属球后,称得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为200g。求:此金属球的密度。21世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学区两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8. 某同学参加了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该同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 g/cm3

    2.52 g/cm3

    2.56 g/cm3

    2.60 g/cm3

    A: 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 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 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学区两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9. 如图所示,小丽利用天平、玻璃杯、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刻度线止,调节横梁平衡。
    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蜂蜜如图甲所示,用天平称出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0 , 其示数如图乙所示,m0=g。
    将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金属块不接触玻璃杯并保持静止,且蜂蜜无溢出。如图丙,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150.4g,则蜂蜜密度ρ=g/cm3
    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怀总质量。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选填 “偏大”或“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子陵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 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求:

    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 (选填 “大”或“小”);
    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子陵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