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B: 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m/s
    D: 一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临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 2. 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0牛
    B: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C: 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的速度约为30米/秒
    D: 一名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生活中常需要估测。以下是一位初中学生对自身所作的估测,最为合理的是(   )
    A: 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牛
    B: 步行百米所需时间约为10秒
    C: 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为500牛
    D: 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1500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4. 如图所示的几项测量,操作准确的是(    )
    A: 测量木块长度
    B: 用天平测量木块质量
    C: 测量液体体积
    D: 将测力计倒置测量物体重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文化考试适应性练习科学试题卷
  • 5.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某品牌粉笔的密度大小,选择两支粉笔进行研究。他们用天平测出粉笔的总质量为m,并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

    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 , 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如图甲所示,测得总体积为V2 , 这样测得的粉笔密度将。(填“偏大”或“偏小”)
    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如图乙所示情况:涂抹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
    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 , 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 , 丙组同学测得粉笔密度为。(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1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中考适应性性监测试卷
  • 6.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在一分钟跳绳测试时的功率约为800W
    B: 一本九年级下册科学书的质量约为20g
    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
    D: 一个发育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dm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学情调查考试试卷
  • 7.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为测量温度的变化,规定了温度的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C)、华氏度(°F)等,摄氏度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其间平均分为100份,每一等份为1度,记作1°C。华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F,水的沸点为212°F,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记作”1°F”有关温度,回答以下问题:
    常温常压下,将一支未刻度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进行刻度“0”,此时冰水混合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摄氏度,英国、美国等仅有的5个国家使用华氏度,以下支持美国以华氏度为温度单位的是

     ①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人习惯继续沿用英国的温度单位

     ②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为温度准点,因此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也可以大致估测出外界的温度

     ③华氏度在冰点和沸点之间相隔180等分,比摄氏度多,从而精确度更高

     ④绝大多数人将气温作为舒适度,穿衣指数和户外指数的参考,华氏度为温度单位温度变化更加明显人类是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的动物,更加贴合人体感知气温的敏感程度

     ⑤两者温差值相等,能够方便转换,因此,用摄氏度和华氏度都没有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8.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的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5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
  • 9.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改变液体的深度,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兰江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关于一本初中《科学》课本,下列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
    A: 长度约为26厘米
    B: 质量约为2千克
    C: 重力约为0.2牛
    D: 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年九年级中考科学模拟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