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央视二套“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人站在风车下就能让它转动(如图所示),原理是人体可以加热周围的空气,热空气密度变小会上升导致风车转动。

    人体加热周围空气导致风车转动,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冲程相同;
    若风车正下方站的人越多,则风车转动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模拟考试试卷
  • 2. 某同学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甲所示,选择一个长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罝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cm的位罝A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10g、容积为50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测量过程】将下对实验空白处补充完整:

    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需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填“左”或“右”);测量液体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罝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当容器中没有液体时,钩码所在的位置即为“密度天平”的“零刻度”,“零刻度”距离支点Ocm。
    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1cm处,则此种液体的质量为g,液体的密度为g/cm3
    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可以采用的方法增大量程(写出一种即可)。
    【拓展应用】若杠杆足够长,用此“密度天平”还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先在容器中加满水,再将待测固体轻轻浸没在水中,溢出部分水后,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钩码离支点O的距离为56cm;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枳如图乙所示,则固体的密度为g/cm3(已知ρ=1.0g/cm3)。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19年中考科学模拟试题卷(七)
  • 3. 杭州湾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甲),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图线
    B: 构件的边长为4m
    C: 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1.2×105N
    D: 构件的密度为2.5×103kg/m3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19年中考科学模拟试题卷(六)
  • 4.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植物油的密度。

    小明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前左右不停地摆动,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则可判定他下一步应该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小明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就按乙、丙、丁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植物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克,该植物油的密度为千克/米3
    小明按上述步骤进行正确操作,实验得到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小明为了减小误差,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植物油的总质量m1

    ②将待测植物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一部分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植物油的体积V。

    以上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正确顺序应是(填字母代号),计算植物油密度的表达式:ρ=

    有一架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100毫克,用这架天平称量某物体时,当在右盘中加入36.20克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左端偏1小格;如果在右盘中再加入100毫克的砝码时,天平指针则向右端偏1.5小格,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为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月考试卷
  • 5. 某种子公司为选种,需要配制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工作人员先在量筒内放入一定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再将24g盐完全溶解在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求:

    乙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计算说明配制的盐水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若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还是加盐?加多少?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月考试卷
  • 6. 细长的管道中央静置着小球(如图)。资料显示该小球由密度为 1.8g/cm3 的碳纤维制成。小明在管道左侧沿箭头方向用力吹一口气,小球便滚动了, 小明在管道的  侧(选填 “左”或“右”)可以接到小球。取出小球后, 测得小球的体积为2cm3 , 则它的质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7.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ρ〈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瓯越五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联考试卷
  • 8. 为了测定河水的含砂量(即每立方米的河水含砂的质量)某同学测出10L河水的质量是10.12kg,已知砂的密度为2×103kg/m3,试根据上述数据求出河水含砂量为多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瓯越五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联考试卷
  • 9. 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0克后,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1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毫升,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克,由此可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教研共同体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三)试卷
  •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氯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撤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小。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说明它具有很(选填“高”或“低”)的弹性。
    “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这一特性。
    请计算出这种“碳海绵”的密度?
    请计算出图中花上“碳海绵”的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教研共同体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三)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