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破裂,水管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管耐冻程度不够,冻破了
    B: 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涨破了
    C: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压破了
    D: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撑破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2. 我们北方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房间下方,制冷用的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是因为(   )
    A: 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下流动
    B: 热空气密度大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下流动
    C: 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上流动
    D: 热空气密度大于冷空气密度,热空气向上流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3. 用玻璃罩罩住两根长短不一并点燃的蜡烛,关于哪支蜡烛先熄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同时熄灭
    B: 一定是长的先熄灭
    C: 一定是短的先熄灭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4. 2016年12月9日,福州郊外的琅岐岛上,中国首架太阳能飞机“墨子号”试飞成功,实现我国太阳能驱动航空器领域零的突破.该机翼展达14米,带有4台螺旋桨发动机,它采用了基于碳纤维的全复合材料,质量仅45千克.下列有关这种材料的优点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有利于飞机稳定飞行
    B: 体积小,使用灵活
    C: 硬度小,便于切割
    D: 密度小,有利于减小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5.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块
    B: 当河面结冰时,与冰面接触的河水温度是4℃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放飞的气球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降低,球内部气体的密度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6.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影道具的制作选用泡沫材料是因为它的密度小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D: 铁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7. 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 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 用橡皮筋做弹弓
    D: 用铜丝做导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强度高的合金材料
    B: 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
    C: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 化石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9. 已知水在4℃时密度最大,将一个体积不随温度变化的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温为5℃时,物体恰好悬浮在水中处于静止,此时在烧杯周围放置一些碎冰,使水温缓慢地降至0℃,在此过程中,浸在水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一直向上运动
    B: 一直向下运动
    C: 先向下运动,后又向上运动
    D: 先向上运动,后又向下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
  • 10. 下列社会生活中的现象:(1)暖气片都安在窗子以下(2)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冻裂(3)我国最新研制“玉兔”号月球车要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4)谚语“下雪不冷化雪冷”.其中,不能用物质的密度知识解释的是(   )
    A: (1)
    B: (2)
    C: (3)
    D: (4)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