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近年来,我国在持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了比较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室温温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相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到,表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
    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请解释:为什么增大水域面积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如图为一座人体青铜雕塑,反映的是古代人打造铁艺的场景。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较大,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铁在1535℃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铁在纯净的氧气中能燃烧。

    上述描述中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上图中这桶水是用来冷却烧红的铁器的,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人们也常常用水的这一特征为生产、生活服务。下列事例中与这一特征有关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独立作业试卷
  • 3. 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3,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4.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B: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C: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D: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生学习能力期中测试试卷
  • 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的方向)炎热的夏天,人们常选择甲处避暑,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使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炎热的夏天海边比较凉爽;也可选择乙处避暑,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六校联谊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6. “五·一”期间,小敏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小区内的气温和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A: 实线是水温,虚线是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B: 实线是水温,虚线是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C: 实线是气温,虚线是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D: 实线是气温,虚线是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4 物质的比热(第2课时)
  • 7. 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20℃的水变成4℃的水
    B: 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 水结成冰
    D: 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4 物质的比热(第2课时)
  • 8. 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液体的温度升高较快,液体的比热较大。若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液体更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4 物质的比热(第2课时)
  • 9.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答出一个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4 物质的比热(第2课时)
  • 10. 现在许多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   )
    A: 流动性强
    B: 沸点高
    C: 比热容大
    D: 密度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4 物质的比热(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