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球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实验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栓住铁球,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球和水的总体积V2

    C.取出铁球,用细线把铁球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以上细线体积忽略不计)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以上步骤中可以省去不做的是(用字母符号表示)
    根据右图量筒的具体读数,木块体积V为cm3。(取整数)
    事实上木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考虑此因素你认为上述测量值比真实值应  。(选填“偏小”或“偏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到第3章第3节)
  • 2. 小欣在期末考试之前整理了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结果错误的情况,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皮尺环绕圆柱体一周测量其周长,若将皮尺拉得太紧,长度偏大
    B: 从装有80mL液体的量筒中倒出10mL,倒好后俯视读数,体积偏大
    C: 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口腔温度,将体温计拿离口腔读数,温度偏低
    D: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不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到第3章第3节)
  • 3.              
    某同学测一本书的厚度,五次测量的长度分别为:2.12厘米、2.14厘米、2.13厘米、2.15厘米、2.23厘米,则测量结果应取        
    小明想测量大米的体积,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中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 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到第3章第3节)
  • 4.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

    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1中的.图2所示的是用该温度计测得的液体的温度,示数为 。
    小明同学又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此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分别为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测出温度计上AB段长度为cm;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多少?请列式计算c。
    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到第3章第3节)
  • 5. 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为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量取42ml水,应选择上述哪一种量筒进行测量(   )
    A: 甲
    B: 乙
    C: 丙
    D: 都可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6.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7. 关于“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有“零刻度”
    B: 测量的精确值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
    C: 刻度线都是均匀的
    D: 都是量程越小的工具,精确度越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8. 为了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小明取来一只墨水瓶装满红色的煤油,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将两端开口的空圆珠笔芯穿过橡皮塞插入煤油中,这就制成了一个简单温度计。他选定早晨、中午和傍晚的三个时刻,观察细管中液柱的高度,并在管上画出记号,如图所示,请你指出中午所对应的刻线是,此温度计的原理是,如果要使该自制温度计的准确度提高,写出一条改进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9. 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依次量出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为第一次37.5℃,第二次38.5℃,第三次38.5℃,则(   )
    A: 只第一次正确
    B: 只第二次正确
    C: 只第三次正确
    D: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10. 在饭店用餐前,服务员热情地给每位同学倒了一杯温开水给同学们解渴。小科灵机一动,拿出随身带来的温度计,做起了研究:将温度计插入自己的这杯温水中,让杯中的温水自然冷却,并用手表记录了时间,每隔两分钟读一次温度计,并将读数记录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温度(℃)

    60

    51

    43

    37

    33

    30

    27

    25

    24

    24

    24

    当时的室温大约为℃。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热水在玻璃杯中经过分钟以后就不再是“热水”了(一般认为低于体温时就不再是“热水”)。
    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