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C60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C60这种物质是由(选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选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一)
  • 2. 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形成“人工”雪。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外国语中学三校联谊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第1、2、4章内容)
  • 3. 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如图丙中(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min。
    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外国语中学三校联谊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第1、2、4章内容)
  • 4. 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对有关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初冬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面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九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外国语中学三校联谊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第1、2、4章内容)
  • 5.   2020年国家游泳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水冰转换”方案——通过支撑体系和移动式制冰系统,完成“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功能转换。在国家游泳中心举办冰壶比赛,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在夏奥水上项目场馆举办冰上项目比赛。如图为我国冰壶运动员比赛场景,运动员推动投掷壶从出发点A运动至投掷线B点,之后投掷壶被推出,在冰道上沿着弧线BCD路径到达D点并撞击目标壶,两只冰壶偏离不同方向离开冰道。
     
    “水冰转换”制冰系统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当冰壶离开手后其他队员会用刷子进行刷冰,从而让冰壶滑行的更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十校期初素养检测试卷
  • 6.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下列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这是凝固现象,会放热
    B: 这是凝固现象,会吸热
    C: 这是熔化现象,会吸热
    D: 这是熔化现象,会放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上第4章复习题
  • 7. 如图所示.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冰是现象;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冰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上第4章复习题
  • 8. 在岩浆变成岩石、湿衣服变干樟脑丸变小等过程中,其吸热和放热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吸热、放热、吸热
    B: 放热、放热、吸热
    C: 放热、吸热、吸热
    D: 吸热、吸热、放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上第4章复习题
  • 9. 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车头灯反光镜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其结构如图所示。为探究发生原因,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车头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镜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镜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 280℃,可长期在130°C下使用。铬的熔点为1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分钟测一次反 光镜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小时后保持在75°C左右。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10.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通过对比这两个实验做出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A: 只有(1)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都正确
    D: 都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4.7升华与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