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挑选原料
    B: 加碱蒸煮
    C: 竹帘捞纸
    D: 剪裁纸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5)
  •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湿法炼铜
    B: 黑火药爆炸
    C: 铁棒磨成针
    D: 粮食酿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到第3章第3节结束)
  • 3. 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

    A: 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 4. 读“水循环”示意图和电解水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中 C 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①带来水汽   ②调节气候   ③增加光照   ④输送热量

    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验中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②A、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 2∶1;

    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④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

    在甲乙两种现象中,水都发生了变化。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填“物理” 或“化学”,下同)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 5. 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其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慈溪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区域月考试卷
  • 6. 金属钠的相关信息如下:①银白色的金属;②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③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④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⑤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NaH)。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⑤
    B: 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③④
    C: 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2= 2NaH
    D: 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之一是钠比煤油密度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慈溪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区域月考试卷
  • 7. 在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风力发电
    C: 用铁矿石炼铁
    D: 太阳能取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世界环保联盟建议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 ClO2

    ClO2 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压下冷却至 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

    据上述材料可知,ClO2 的物理性质有:(答出一点即可)。
    按物质分类,ClO2 属于。(选填 “酸”、“碱”、“盐”或“氧化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 煤的燃烧
    C: 金属铜用于制作导线
    D: 海水晒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
  • 10. 丁酸乙脂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其密度为0.87g/cm3 , 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现取11.6g丁酸乙脂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产生26.4gCO2和10.8gH2O。
    含有丁酸乙脂的物品应远离火源。若丁酸乙脂燃烧,(填“能”或 “不能”)用水来灭火。
    丁酸乙脂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属于性质。
    丁酸乙脂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