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现象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牛奶变质 
    C: 木炭燃烧 
    D: 粮食酿酒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人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所得信息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往往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自然界有“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下:

    ①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难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根据以上内容填空: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写两条) 。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1) ;(2)  ;

       (3)  ;(4)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如何判断一瓶在市场上销售的无水酒精中是否掺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选择填空。
    汽油燃烧属于 ; 汽油能燃烧属于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水结成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它是一种 体,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形成  色的  (填溶质的化学式)溶液。把硫酸铜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

    A: 氧气用于病人急救——氧气能供给呼吸
    B: 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微溶于水
    C: 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 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