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物理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粤沪版
沪科版
苏科版
教科版
鲁科版(五四制)
沪教版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八年级
九年级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填空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
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
为参照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人在有风的天气里朝同一方向骑自行车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则三个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沉入河底的剑相对于船是
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第一次)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2017年4月27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成功对接后,天宫二号相对于天舟一号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花香四溢
C: 海水奔腾
D: 流星似剑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 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选做标准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 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为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空气污染,郑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主城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单车成了绿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一条南北方向的街道上,有甲乙丙三辆单车。甲车看到丙车向北运动,乙车看到甲、丙都向南运动,丙车看到路边的树向北运动。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车必定向南行驶
B: 乙车可能静止
C: 乙车一定向北行驶
D: 丙车向北行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2017年4月20日,正直春暖花开,柳絮飞扬,我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它将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为天宫二号“太空加油”,为中国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搭桥铺路”。柳絮飞扬
(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在无规则运动。在货运飞船飞行过程中,以飞船为参照物,发射塔是
(填“运动”或“静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榄核二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 “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第一次)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150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
2719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