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过程中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辆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乙车的运动速度是
    C: 当时,甲乙两车的行驶速度相等
    D: 当时,甲乙两车间的距离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小军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请完成下列问题

    小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比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或“小”);
    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

    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测得时间tAB=4s,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m/s;
    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图2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关系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 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 物体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深圳市自2020年9月7日0时起对市区高速、快速路段的车辆行驶最高限速值(简称“限速”)进行了调整。图1为南坪快速丰泽湖隧道一侧设置的车道,各车道限速由原来的调整至。隧道前架设了固定测速仪,其原理如图2所示,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 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 超声波的速度是 , 求: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汽车接收到两次信号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距离?
    汽车经过上述路段的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小亮走路去图书馆,图书馆离他家1200m,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2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3m/s,求:
    小亮从家到图书馆所用的时间;
    小亮从家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人又“潜”进了一大步。

    “奋斗者”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3000米深处,用时约50分钟。“奋斗者”号下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用声呐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若经过14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则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如图是小红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
    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9.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 55km,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km,全程小轿车限速 100km/h。
    若某小轿车从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的时间是 30min,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超速。
    一辆小轿车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五号的“挖土”之旅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披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12月1日23 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12月6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通过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完成中国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2020年12月17日凌晨1点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历时大半个月,嫦娥五号跨越38万公里,闯过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嫦娥五号探测器 (选填“是”或“不是”)用声波实现信息交换的,原因是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嫦娥五号在月面下降过程中,安装在着陆器上的降落相机所拍的影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在下降过程中,降落相机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距月面15km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开始实施制动下降,历时800s,将探测器相对月球速度从约1.7km/s逐步降为零,组合体“落月”阶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了1731g月壤,月壤从月球被带到地球的过程中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情调查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