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 55m
    B: 25m
    C: 15m
    D: 5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答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以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16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637297296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填空:

    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G。 Galilei,1564—1642)是物理学的伟大先驱。据说,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过不停地摆动,伽利略被摆动的节奏吸引住了。他发现,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图片_x0020_100020

    伽利略决定仔细地观察。他知道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于是便按着脉注视着灯的摆动,发现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的确相同。这使他又冒出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一股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以后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吗?回到宿舍后,他用铁块制成一个摆,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所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尽管用脉搏测量时间并不精确,但已经可以证明他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各种机槭摆钟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后来,伽利略又把不同质量的铁块系在绳端做摆锤进行实验。他发现,只要用同条摆绳,摆动一次的时间并不受摆锤质量的影响。随后伽利略又想,如果将绳缩短,会不会摆动得快些?于是他用相同的摆锤,用不同的绳长做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推测是对的。他当时得出了结论:“摆绳越长,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称为周期)就越长。”人们对摆动的研究是逐步深入的。伽利略逝世30多年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找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对摆动的规律做出了圆满的解释。

    摆的等时性研究促进了钟表的研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伽利略观察吊灯摆动节奏,发现
    伽利略研究“摆锤摆动一次的时间不受摆锤质量的影响”的方法是
    伽利略研究后,认为影响摆动的周期(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的因素是
    假设伽利略的某一个摆1分钟往复摆动30次,该摆的周期(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为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海底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A与海底的距离是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1500m/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图片_x0020_423913463

    该实验原理是v=
    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BC/tBC , 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3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长
    C: 在相同的路程内,甲运动的时间长
    D: 甲物体运动的时间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在某路口有一处斑马线,一辆长10 m、宽2.2 m的客车正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马路上,如图所示。当客车的车头与斑马线上的B相距60 m时,马路边上的小王同学正好从斑马线上的A点出发沿AB方向穿过马路,A、B间的距离为8 m。假设客车司机没有礼让行人。求:

    图片_x0020_100021

    客车车头到达B点的时间
    若小王同学以2.5m/s速度快速穿过斑马线,当客车车头到达B点时他通过的路程
    为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小王同学穿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如图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示意图,小汽车从A点出发的同时开始计时,每隔10s记录--次它的位置和已行驶的距离。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小汽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 小汽车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小汽车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 小汽车从A点到D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小军寒假乘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旅游,全程1200km。飞机上午11:00起飞,当天下午到达上海机场的时间如图所示,求:飞机的平均速度。

    图片_x0020_100020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前3s内,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C: 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 当t=6s时,甲、乙两车相距60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