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象,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O点两侧的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的时间,用虚线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   )

    A: OP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
    B: MN段的平均速度小于OP段的平均速度
    C: MN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N
    D: OP段受到的摩擦力小于3N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3. 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
    B: 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C: 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
    D: 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河南省中考物理原创押题试卷(三)
  • 4.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vBCvAC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河南省中考物理原创押题试卷(三)
  • 5. “五一”期间,小强一家开小车到来宾市旅游,接近来宾市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标志牌说明此处到来宾市还有2km,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60km/h),此后小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求:

    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
    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
    请写出一句相关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要按交通法规安全驾驶.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3年广西来宾市中考物理试卷
  • 6. 在道路上如果红灯、绿灯变换的时间是参考自行车行走的速度来设置的,使以自行车代步者可以一路绿灯,那将鼓励更多的人选择低碳出行,在北海市北海大道甲、乙两路口间的路段长1.8km,求自行车以6m/s的速度从甲路口行驶到乙路口所需的时间,供红绿灯变换作参考.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3年广西北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7. 一小汽车在一段10km的平直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小汽车(  )
    A: 在前5k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km的平均速度
    B: 在前5k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10km的平均速度
    C: 在任意1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00m
    D: 在第1s内通过的路程与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2年广西钦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8. 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  )
    A: 6.25m/s
    B: 6.25km/h
    C: 400m/s
    D: 0.16m/s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2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9. 如图所示,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闪亮一次,照出的甲、乙两个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v:v=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问题:

    “可燃冰”被视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科学家估计,全球海洋底部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储量可供人类使用约1000年.我国南海海底存储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已经查明的储量相当于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三分之一.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甲烷,1m3可燃冰可转化生成164m3的甲烷气体和0.8m3的水,已知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 J/m3 . 桂林市新开通的301路公交车,使用LNG天然液化气为燃料,这种燃料的主要成份就是甲烷.如果301路公交车满载乘客时总质量是6000kg,1m3可燃冰转化生成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供公交车满载时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640min,行驶中公交车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这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实际功率和效率各为多大?(g=10N/kg)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2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