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在真空中传播
    B: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低,响度越大
    C: 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 2.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青海省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 3. 钢琴的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琴声是能够通过传播的,为了不打扰他人,弹琴时应关闭门窗。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吉林省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 4. 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耳。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广西贺州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 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广西贺州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 6. 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

    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N极,则B磁体下端为极;
    将内部充有少量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实验过程发现气球体积变大,说明罩内气压变
    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
    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传声。写出一个运用类似研究方法的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福建省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 7.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关于他们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讲课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 太空授课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
    C: 女宇航员的音调高是由于振幅大
    D: 分辨翟志刚和叶光富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 8.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 “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山西省2022年中考理综物理试卷
  • 9.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
    B: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 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进行回声定位
    D:

    防噪声耳罩通过防止噪声产生的方式控制噪声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 10. 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 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 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 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湖北省宜昌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