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罐头的瓶盖很难拧开,用螺丝刀把瓶盖撬起一个缝隙,会听到“噗”的一声,瓶盖就很容易被拧开,听到“噗”的一声是的振动产生的,撬瓶盖用的螺丝刀相当于杠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三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4月联赛试卷
  • 2. 目前手机已是非常普及的通讯工具,当手机铃声响起后,我们能够听到声音,说明声音是通过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我们接听电话后,虽不能看到对方,但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知道对方是谁,这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进行判断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大渡口区2022年中考物理二诊试卷
  • 3. 超声波是由物体产生的;最近巴西设计师将 3D 打印技术与医用 B 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 1:1 的 3D 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 超利用的是超声波能传递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亚桥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试卷
  •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2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5. 小轩去医院探望感冒住院的奶奶时,看到隔壁床上的一位奶奶刚刚做过碎石治疗。小轩根据刚刚学习的知识想明白了,它是利用声波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直达人体结石的地方的;我们听不到这种声音但它也是由发声体产生的。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2年中考物理适应性考试(一模)试卷
  • 6. 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2年初中物理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 7. 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的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社旗县2022年九年级物理一模调研测试试卷
  • 8. 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间是通过传递信息的。我们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手机中的发声体在;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罩,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结果发现罩内手机彩灯闪烁,但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这是因为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贵州省毕节市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在同一环境下敲击衣架,方式a比方式b听见的声音更清晰
    B: 图乙中硬卡片先后在木梳齿上快划和慢划,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C: 图丙中公路旁的噪声监测仪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声呐是利用次声波的特点制成的装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澄要片2022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10.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中,用硬纸片把音箱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小“人”随音乐起舞是由于“舞台”在振动
    B: 图乙中,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声的音调越高
    C: 图丙中,大象的发声频率是14~24Hz,有时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进行交流
    D: 图丁中,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能有效地阻断噪声传播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年中考物理四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