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是指人发出的声音的 (填声音特性)不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的指声音的 (填声音特性)。实际上,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再“高”的声音也惊不到太空上的人,这是因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考试,学校的考务安排非常细致。用广播播放考试指令,指令声是由发声装置产生的,以的形式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习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之间,高干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作出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 ____;
    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声,还是雨滴落水声,都是气泡的 引起的,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
    若从水面的气泡产生声音开始,到鲸鱼听到的时间为0.06s,则鲸鱼距离水面上 m(此时海水中声速为1500m/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如图三幅图片是有关声现象的三个实验。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撒一些黄豆在鼓面上,通过黄豆跳起的高度来反映鼓面振幅的大小,这种物理实验方法叫 
    如图乙所示,用抽气机抽气,听到振铃声越来越弱,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现象可推理出:
    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长钢尺(足够长)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然后用一样大的力拨动钢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声音的音调变 了(选填“高”或“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B: “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
    D: 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除夕夜的鞭炮声是鞭炮爆炸时引起空气的产生的,近年很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空气的污染,还可以在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的室温:°C;
    若在甲保温杯中放100克0°C的水,将一小块-1°C的冰放入其中,塞好木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音调逐渐(升高/降低);
    保温瓶的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阶段性测试试卷
  • 9. 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  )
    A: 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C: 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四联盟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阶段测试试卷
  • 10. 在探究声音有关实验时,小李和小张做了下面的实验:

    如图①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如图②所示,小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的一端,小张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传过来的声音,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如图③所示,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这个实验说明
    如图④所示,为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尺子在不断振动;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做几次实验,探究本实验中,要用大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力去拨动尺子,这种物理实验方法我们称为(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教研联盟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