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民乐团演奏中国名曲《茉莉花》时,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胡琴、琵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C: 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
    D: 听众关闭手机,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2.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编钟与鼓、锣等乐器均属于打击乐器
    B: 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我们能分辨出编钟声和钢琴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3. 我市某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活动,以下四个选项中用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演唱者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 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D: 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4. 下列有关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三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 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 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 图丁,禁止鸣笛是传播过程中减少噪音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 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快
    D: 上课时,听到窗外嘈杂的噪声后关上窗户,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6.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
    C: 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
    D: 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7. 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B: B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诊断疾病的
    C: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音调
    D: 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可以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9.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C: “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 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 10. 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流水声传入人耳不需要时间
    C: 清脆的鸟鸣声比低沉的流水声音调低
    D: 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相同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