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物理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粤沪版
沪科版
苏科版
教科版
鲁科版(五四制)
沪教版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八年级
九年级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填空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关于声现象,下列做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穿越城市居民区的公路铁路设置“隔音隧道”,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B:
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小
D: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1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 吹笛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出的
C: 用力击鼓会使鼓声的音调变高
D: 耳罩隔声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宁德市2021年初中物理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二模)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
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感觉到次声波的是
。“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2年第一次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听音棒”是用来检测机械故障的理想工具。如图所示,工人需要将听音棒的“检测端”紧贴在机械表面,耳朵靠近“听声端”,就可以判断是否有故障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听音棒”中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气体中要快
C: “听声端”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程度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 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今年网络春晚上,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合唱一曲《少年》,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唱团中有高、低声部,这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的大小
B: 现场观众被要求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我们能在电视中看到现场画面,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年中考物理第一次质检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B: “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 “掩耳盗铃”阻止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21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同样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这说明,我国在静音考察船领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B: 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
D: 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北海市2021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网络线上学习中有许多与声现象有关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学生们在线上课堂上听到的所有声音一定是乐音
B: 同学们听到老师的声音不是老师声带振动发声的
C: 上课时关闭其余发声的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老师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是哪位学生在回答问题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21年物理第一次中考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五四制)2021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声音的高低称为响度,通常以分贝为单位
C: 声速超过340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D: 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427
2428
2429
2430
2431
2432
>>
2719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