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9年3月19日12时许,浙江杭州有居民听到一声巨响并伴随震动。浙江省地震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并未记录到地震活动,疑似飞机训练突破音障时引发的音爆。高速飞行的飞机突破音障时,机身周围常常会有白雾出现,如图所示。关于“音爆”和“白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爆是飞机振动产生的
    B: 音爆是通过真空传到地面的
    C: 白雾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 白雾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大联考试卷
  • 3. 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第一个音叉,第二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第一个音叉发出声音是音叉产生的;第二个音叉会发出声音,说明能传播声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大联考试卷
  • 4. 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利用非常广泛。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科学工作者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的深度,这是因为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大联考试卷
  • 5. 春秋时期,有个小偷想偷范氏家门口的青铜大钟,可是钟又大又重,不好带走,小偷就想敲碎了带回去。可是一锤下去,只听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心想:钟声一响,不就告诉别人有人在偷钟吗?他灵机一动,找来两个棉花团,把耳朵塞住就听不到声音了,放心地砸起钟来。才敲了几下,人们就纷纷赶来把小偷团团围住。小偷惊讶地问:“你们是怎么听到钟声的呢?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大联考试卷
  • 6. 蝙蝠可以发出和接收超声波并由此确定猎物的位置。科学家根据这个发明了声呐。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假设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在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6s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则该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若探测船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声呐向前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则接收到信号时暗礁到船的距离是多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大联考试卷
  • 7. 小明想探究一下材料的隔音性能,于是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盖住正在发声的放音机,逐渐远离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记下此时离放音机的实际距离。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的原理是: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小),(音调/速度/频率/振幅)不断减小。
    根据小明的实验,初步可得:以上几种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
    A: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抽出瓶内气体,听到声逐渐(填“变大”或“变小”),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可得,声音(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继续抽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微弱,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我们做过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①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②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③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④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⑤用手指轻敲桌面,将耳朵贴在桌面上,比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响。

    实验①呈现的现象表明,发出声音的物体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支持这一判断;根据实验④的现象,我们可以推理,假如没有空气,就不能听到钟罩内闹钟发出的声音,从而得到结论:不能传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提供水可以传声的证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