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2.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B: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3. “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A: 传播
    B: 音调
    C: 响度
    D: 音色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4. 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产生的;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听到声音的会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6. 2019年10月1日,小洋欣赏了建国70周年主题为《我的祖国》的专场音乐会。其中关于音乐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低
    B: 小洋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 当长笛演奏时,是长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
    D: 欣赏音乐期间,大家把手机调至静音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7. 在公共场所打电话、说话“轻声”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我们仅凭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就判断出对方是谁,这是依据声音的进行判断的。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黔南州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8. 如图是镇远县某次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 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9. 5月4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共同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020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讲述当代青年的战“疫”故事和感人事迹。关于演出过程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歌唱祖国大合唱中,男女歌手的歌声音色不同
    B: 小提琴演奏者用手按弦的不同位置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一定能改变琴音的响度
    C: 熟悉的听众能根据音调来分辨出歌手王源的声音
    D: 记者佩戴口罩进行新闻报道时,说话的声音穿过口罩前后的传播速度不同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资阳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 10. 疫情期间,正在家中上网课的小明,突然听到小区门口有人在大声争吵,严重干扰了自己的学习,隔窗一看,原来是一个不戴口置就要出小区的人,被防疫人员拦住而发生了争执。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争吵描述的是的:此时小明突发奇想,如果能制造一个类似月球环境的空间,坐在里面学习就不会被干扰了,他的依据是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0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