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该声呐系统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学质量检测)
  •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
    B: 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声
    C: 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一定不是噪声
    D: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学质量检测)
  • 3. “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小强的喊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音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调研试卷
  • 4. 如图所示,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B超发出的是次声波
    B: 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C: 利用B超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 准妈妈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振幅较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调研试卷
  • 5. 下列各种声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的振动变小了
    B: 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D: 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同样的距离时,用时间最短的是(   )
    A: 在空气中
    B: 在水中
    C: 在真空中
    D: 在钢铁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 7. 在一个去掉底的塑料瓶子的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用手指弹橡皮膜,瓶口的蜡烛的火焰会发生,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具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 8.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图片_x0020_2096072064

    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 9. “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声音的音调高
    B: 小强的喊声越大,他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C: 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0. 如图所示,在一个圆底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用下端系有小铃铛的带孔橡皮塞塞住瓶口,孔内插有一截套有橡皮管的玻璃管。

    图片_x0020_1502959914

    此时轻轻晃动烧瓶,(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下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烧瓶内的空气被“赶跑”,夹住橡皮管并使烧瓶冷却,让瓶中的高温水蒸气液化成水。因此,水面和瓶口之间几乎成了状态,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待烧瓶冷却,再次晃动烧瓶,铃声将会怎样?
    打开夹子,空气进入烧瓶,再晃动烧瓶,铃声又将会如何?
    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东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教学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