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听不到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 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用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
    A: 比实际值大
    B: 比实际值小
    C: 与实际值相同
    D: 都有可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质量监测试卷(一)
  • 3. 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引发其他物体发生振动
    B: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 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龙华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 扬声器播音泡沫粒跳动
    B: 抽出空气铃声减弱
    C: 音叉发声溅起水花
    D: 大钟发声球被弹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条件下,声速大小关系:v>v海水>v空气
    B: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C: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 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这属于声音可以传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美妙的歌声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B: 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C: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面,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丁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

    实验一表明发声体在

    实验二表明声音的传播

    实验三表明频率越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