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牛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型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蜡烛与光屛的间距为1.8m,从蜡烛处开始移动透镜,第一次在光屛上出现清晰的像之后,又向前移动了0.72m时,再一次出现了清晰的像,透镜的焦距f为    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下列光学器材在使用时,得到的是放大实像的是(  )

    A: 用投影仪投影透明薄膜上的字面
    B: 用照相机拍摄远处的景物
    C: 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方的情况
    D: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小部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 焦距为4cm的凸透镜    
    B: 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C: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 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 5 cm
    B: 10 cm
    C: 20 cm
    D: 30 c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测试试卷
  • 6.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小明用此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的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③②①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C: 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D: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