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常拿爷爷的老花镜观察自己掌纹,这时他看到的像是 ;如果手掌上有两条掌纹,其夹角是6°,要想 使看到的像小些,应该将放大镜离掌纹 ;若爷爷的老花镜的放大倍数为5倍,则他看到的角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小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B: 一定大于L
    C: 可能等于L
    D: 一定小于L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放有同样大小的红色发光体和紫色发光体,它们经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像距相同.则(  )

    A: 红色发光体的像较大
    B: 紫色发光体距透镜较远
    C: 红色发光体距透镜较远
    D: 两个发光体的像一样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cm,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0cm,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5. 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时,胶片上出现了景物的清晰的像,但如果有一只飞虫正好飞落在照相机镜头的镜片上,此时胶片上的像(  )

    A: 几乎没有变化
    B: 有变化,出现了小飞虫清晰的像
    C: 有变化,出现了小飞虫模糊不清的像
    D: 有变化,整个像变得模糊不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 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 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 照相机很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
    D: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工作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的作用相当于 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