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据报道,2014年12月17日土耳其卡帕多基亚发生热气球坠落事故,造成中国游客1死4伤.外媒报道称,官方初步认定事故原因为风向突变,导致热气球“硬着陆”,具体原因尚待调查.请指出与上述有关的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物理现象.(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热气球加速上升.

    物理知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在有石块的河里游泳的人上岸时,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A: 脚越来越痛,因为石头越来越多
    B: 脚越来越痛,因为人越来越重
    C: 脚不痛,因为人对水底的压力越来越小
    D: 脚越来越痛,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以下是爱思考的小宇同学对几处生活情景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投入水中的石块没有漂浮在水面上,说明下沉的物体并不受浮力
    B: 人远离平面镜常常感到像变小,说明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距有关
    C: 教室内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四盏灯,说明这四盏灯是串联的
    D: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有一质量m=0.1kg,容积V=1×10﹣3m3 , 横截面积S=2.5×10﹣3m2的圆筒形薄壁容器B(壁厚忽略不计),现注入体积为  V的某种液体A后,将其封闭放入水中,且保持竖直漂浮状态,如图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8×103Pa,(容器B内空气质量不计,g取10N/kg)求:

    此时容器受到的浮力;(保留一位小数)

    液体A的密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新疆乌鲁木齐九十八中初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 5. 一个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露出水面,当向水中加盐后,则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将(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二中初三中考模拟物理卷
  • 6. 油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说明油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一实心物体刚好能悬浮在水中,将此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油中时,物体将(填“漂浮”、“上浮”、“悬浮”或“下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考一模物理卷
  • 7. 探海神器﹣﹣“蛟龙”号

    2012年6月24日是个伟大的日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蛟龙”与“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目前,“蛟龙”号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蛟龙”号的形状外观如图所示,部分参数见下方表格.

    “蛟龙”号部分参数

    长×宽×高

    8.2米×3.0米×3.4米

    自身质量

    22吨

    最大荷载

    240公斤

    载人

    限3人

    最大速度

    25海里/小时

    巡航速度

    1海里/小时

    最大工作设计深度

    7000米

    正常水下工作时间

    12小时

    这次深潜记录的创造反映了“蛟龙”号高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新技术突破﹣﹣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很有限,而普通水声传输又有延时长、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等严重缺陷,“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实现实时通讯是个重要难题.中国科学院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利用通信声呐进行水下通信联络,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通信声呐是由发射基阵和接收基阵组成,基阵又由换能器基元组成.换能器一般用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可将发射机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也可以将接收机接收的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此次“蛟龙”与“神九”成功实现穿越海天对话,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功不可没.

    新技术突破二﹣﹣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

    “蛟龙”号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储存电能超过110千瓦时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该电池的蓄电能力为美国同类潜水器蓄电池的2倍,成功解决了“蛟龙”号正常水下工作时间长,但又不能携带太重蓄电池的困难.

    新技术突破三﹣﹣悬停定位和自动航行

    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蛟龙”号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按潜航员叶聪的说法,“这次7000米级海试的试验海域,根据测量,海面海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21公斤,而7000米深的海水密度变成每立方米1059公斤.“蛟龙”号自重22吨,算下来在7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浮力大概比在海面时要大800多公斤力”(公斤力是工程中常用的力的单位,1公斤力大约等于10牛).

    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蛟龙”号海试团队用周密的数学模型,能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重量.

    “蛟龙”号挂好所需压载铁,注水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蛟龙”号能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此外,“蛟龙”号还具备自动定向、定高、定深三大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动航行,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当完成工作后,潜航员再抛掉适量的压载铁,实现上浮,可见,无论是下潜,悬停,还是上浮,压载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向“蛟龙”号的祝贺,送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①换能器可实现 信号与 信号的相互转换.

    ②潜艇下潜深度一般是几百米,而“蛟龙”号下潜深度一般是几千米,“蛟龙”号在深海中必须通过抛掉压载铁实现上浮,而不是像潜艇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请写出可能的原因及你的理由: .

    请估算“蛟龙”号的体积大小.并写出估算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小明来到索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g取10N/kg)

    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

    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10cm3 , 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45cm3 . 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ρ=0.9×103kg/m3 , 求:

    (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

    (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在盛水的容器里放一块冰,冰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时冰块水上部分的体积与水下部分的体积之比是 ,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水面高度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冰块里一小石块,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水面高度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