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p ,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F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p , F=F
    B: p>p , F>F
    C: p=p , F<F
    D: p>p , F=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5牛、5牛,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牛;物块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为12牛,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牛.根据图中轮船上的“吃水线”排列情况,可以判断:印度洋海水密度北大西洋海水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小刚在学习浮力知识时,看到木块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他认为:“质量小的物体在水中漂浮,质量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实验室中有以下器材:三个铁块(质量分别为10g、20g、30g)、三个木块(质量分别为5g、10g、15g)、柱形玻璃容器一个、足量的水.请你选用合适的器材,通过实验证明小刚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求:
    写出选用的器材;
    简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在探究“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同学们将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萝卜都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小明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小华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到萝卜中,再次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结果两只萝卜均沉入水底.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力的大小,从而使浮力(大于/等于/小于)重力;从他们探究的方法来看,(小明/小华)的方法更合理,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秤竖直吊着重为8牛的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与A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8牛
    B: 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小于8牛
    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
    D: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8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 “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实心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物    块

    A

    B

    C

    D

    E

    F

    G

    物块的密度(kg/米3

    2.7×103

    2.2×103

    1.6×103

    1.0×103

    0.8×103

    0.6×103

    0.4×103

    实验现象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或6或7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和6和7的数据、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小勤将一块橡皮泥粘在铅笔的下端,经过反复地调试,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作成功了.将该密度计分别置于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液体的密度大(选填“甲”或“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图甲所示是小明在初一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两件作品.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将下面有关作品的简单解释进行补充.

    图乙所示是“听话的笑脸”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它的内部是由固定在一起的物体A和圆环B组成.绳子从圆环B上的两个小孔穿过时,必须从物体A的一侧绕过去,使绳子不能沿直线穿过“笑脸”.用力绷紧绳子时,增大了绳子与物体A之间的,从而使绳子与物体A之间的增大,“笑脸”会很“听话”地停在绳子的某一个位置.绳子松弛时,“笑脸”会沿着绳子下滑.
    在“孔明灯”的底部燃烧燃料,使“灯”内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灯”所受的力增大;同时因为“灯”内气体的密度减小,并且有部分气体从“灯”的底部溢出,导致“孔明灯”整体的重力;当重力浮力时,“孔明灯”开始上升.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9.

    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待物体稳定后(  )

    A: 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 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 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 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10. 一个质量为160g、体积为200cm3的物体,将它完全浸没在水里,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N/kg)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