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类似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 2. 科学家在探寻物质微粒结构的进程中,先后经历了汤姆生发现,而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紧接着发现了发现了;后来又提出了夸克理论,说明了电子、质子、中子仍不是最终的基本粒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 3. 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周围有电子绕其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 4. 1879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首先发现了,从而揭开了人们对内部的认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 5.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首先由科学家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有更小的构成,即原子是由组成.随后,卢瑟福发现了一种更小的粒子,命名为,查德威克又发现了,表明原子核也有更小的组成,提出原子核由组成,这被称为原子结构的模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 6. 如图所示,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研究更小微粒的重要贡献是(   )

    A: 发现比原子小得多的电子
    B: 建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发明高能粒子回旋加速器
    D: 提出微观粒子的夸克模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 7. 我们已经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所了解,请根据物体尺度由小到大顺序完成下列填空:

    电子→原子核→→生物体→地球→→总星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 8. 水分子的直径约为0.3 nm,合3×1010m;DNA分子的直径约为106cm,合N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 9. 1cm3纯水的质量是1g,1 cm3水中有3.34×1022个水分子.试计算: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
    若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0nm,将1cm3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共有多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 10. 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按→电子→原子核→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