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问世,除了帮助我们直接确认了黑洞的存在外,还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下列关于宇宙的描述中,不正确(   )

    A: 地球是太阳系内的一颗行星
    B: 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会走向“死亡”
    C: 宇宙处于普遍的膨胀之中
    D: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A)
  • 2. 下列物体按照尺寸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
    B: 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C: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D: 银河系‹宇宙‹太阳系‹地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18-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3.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地球  太阳系”一节后,整理的知识结构如图所示。在有下划线的四项内容中,归类不正确的是(    )

    A: (1)
    B: (2)
    C: (3)
    D: (4)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三节 探索宇宙同步练习
  • 4. 北京时间 2019 年 4 月 10 日 21 时,首张黑洞照片在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和台北等全球六地同时发布,露出真容的黑洞,距离地球 5500 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 65 亿倍。黑洞是一种质量极大的天体,具有非常强的引力,在它周围的一定区域内,连光也无法逃逸出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黑洞强大的引力是分子间的引力
    B: 黑洞的密度非常大
    C: 光年是长度单位
    D: 人眼无法直接看见黑洞内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立达实验中学2019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考试试卷
  • 5.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   )
    A: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B: 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C: 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D: 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教材中有许多实验与现象的插图,请观察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

    图甲铁钉在石蜡上刻下划痕,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出物质的是不同的;图乙两个铅块磨光后,压在一起就会粘住,这个现象证实了;图丙气球膨胀时,金属颗粒间的距离都在增大,这个模型可以模拟;图丁观察气球的变化,可以说明力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在太阳系中,月球属于(   )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彗星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8. 下列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光子是有质量的粒子
    B: 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
    C: 所有的行星和恒星都是宇宙大爆炸后慢慢形成的
    D: 在太阳的核心,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3 探索宇宙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
  • 9. 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大约需要…(   )
    A: 28天
    B: 29天
    C: 31天
    D: 365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3 探索宇宙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
  • 10.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选填“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请将下列物体按照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3 探索宇宙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