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彗星,它是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705年首先指出,1531年、1607年和1682年观测记录到的彗星实际上是同一颗彗星,并预言这颗彗星在1758年会再次出现,结果真如他所料.现在知道,每隔76年左右,哈雷彗星就回归前来访问一次,届时,地球上的人们可以一睹它的芳容,我国对哈雷6的观测记录,始见于《春秋》,记载着“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163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的古代名称)于北斗”.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观测的可靠记录,从春秋战国到清末的二千多年间,我国共保存有31次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1986年4月,哈雷彗星回归时,我国的天文学家也对它进行了成功的观测,取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如图2所示)

    彗星由 、 和 组成.

    哈雷彗星回归的周期为  年,下次哈雷彗星回归将在  年.

    最早有文字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是 ,我国历史考古学家利用当时有关哈雷彗星的记载成功地完成了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你能说出其中的原理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3 探索宇宙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
  • 2.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提出了 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否定托勒玫关于“地心说”的结论的自然科学家是 ,他通过长期观察、推论得出“日心说”,有力的推动人类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我们知道,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明显降低,这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有多普勒效应,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 (“远离”或“靠近”)我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象(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关于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
    B: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C: 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
    D: 宇宙是一个没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B: 谱线“红移”说明别的星系在与我们逐渐靠近
    C: 太阳系属于银河系
    D: 银河系属于总星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中子星

    1932年发现中子后不久,朗道就提出可能有由中子组成的致密星.1934年巴德和兹威基也分别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并且指出中子星可能产生于超新星爆发.

    1939年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通过计算建立了第一个中子星的模型.1967年,英国射电天文学家休依什和贝尔等发现了脉冲星.不久,就确认脉冲星是快速自转的、有强磁场的中子星.

    典型的中子星的外层为固体外壳,厚的一公里,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一千亿克以上,由各种原子核组成的点阵结构和简单的自由电子气组成.外壳内是一层主要由中子组成的流体,在这层还有少量的质子、电子和m介子.对于中子星内部的密度高达十亿亿克每立方厘米的物质态,目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①超子流体;②固态的中子核心;③中子流体中的p介子凝聚.在极高密度下,当中子核心彼此重叠得相当紧密时,物质的性质如何是一个完全没有解决的问题.

    中子星的质量下限的为0.1倍太阳质量,上限在1.5~2倍太阳质量之间.中子星半径的典型值约为10公里.根据李政道等提出的反常核态理论,可能存在稳定的反常中子星,它们可能是晚期恒星的一个新的类型或新的阶段,致密星可能有第三个质量极限,即反常中子星的极大质量,约为3.2倍太阳质量.请问中子星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产生是由于什么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请依据表中太阳系行星的相关数据和图中行星的等比例缩略图,回答问题:


    水  星

    金  星

    地  球

    火  星

    木  星

    土  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直径(千米)约

    5000

    12000

    12750

    7000

    140000

    120000

    52000

    50000

    表面状况

    环形坑+岩土

    岩土+云

    岩土+水+云

    环形坑+岩土

    液态+大气层

    液态+大气层

    气态

    气态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图中的  是天王星(选填相应字母).

    ②图中将行星按远日行星、巨行星和类地行星分成了3组,其中类地行星是指表面主要由岩石构成的行星,它们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 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没有水
    B: 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C: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D: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