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们经常会利用某物质的独特属性做实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中利用物质的某种属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擦起电实验利用塑料导电性好
    B: 奥斯特实验利用小磁针有磁性
    C: 托里拆利实验利用水银的密度大
    D: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利用海绵硬度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茶杯的变迁 

       在古老的欧洲流行一种陶瓷茶杯,叫梨形杯(如图所示),它较大的杯口使茶水有令人满意的变凉效果.下部球形设计茶杯有较小的表面积和较大的容量,这种设计又能使茶水保温很长时间,让你长时间谈话时可以细品热茶.梨形杯在欧洲沿用数百年后,被廉价的圆柱形玻璃杯所代替,因为玻璃把手的发明,使玻璃杯得以更加方便地使用.

    如果玻璃把手的材料用金属材料替换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玻璃杯除设计把手之外,还有哪些设计解决了玻璃杯使用的不便,请列举一例
    试解释陶瓷梨形杯能使茶水保温很长时间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3. 下列关于物质的属性,描述错误的是(   )
    A: 导线用铜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
    B: 炒锅用铁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C: 录音带记录信息应用了磁体的磁性
    D: 轮船用钢铁制成是因为钢铁的密度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4. 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线外层用塑料,是因为塑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铝铲的把手用胶木,是因为胶木的隔热性好
    C: 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硬度大
    D: 玻璃刀的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弹性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5. 以下物理量中,属于物质物理属性的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电流
    D: 电压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6. 下列哪种性质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   )
    A: 磁性
    B: 弹性
    C: 透明度
    D: 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木渎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7. 最新型客机波音787的“电子窗帘”用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按钮随意改变透明状态的调光玻璃.透明度的变化是通过两个透明电极和夹在其中间的溶液来实现的,在两个透明电极上加上电压,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溶液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调光玻璃的透明状态随之改变,透明电极被坚固的丙烯酸树酯保护着,该“电子窗帘”没有利用下列哪种物理属性(   )

    A: 比热容
    B: 硬度
    C: 透光性
    D: 导电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8. 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3000℃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 输电线
    B: 坚韧的防弹衣
    C: 保温隔热材料
    D: 发光二极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 9. 们常把物质的一些属性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下列应用与材料的属性对应正确的是(   )
    A: 用银做电器开关的触点﹣﹣良好的导电性
    B: 用胶木制作热水壶的手柄﹣﹣良好的导热性
    C: 用复合材料制作撑杆跳高的撑杆﹣﹣良好的塑性
    D: 用特殊合金制作飞机的机翼﹣﹣较大的密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南楼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 10. 阅读《自动调温电熨斗》,回答:

    自动调温电熨斗

        图甲、乙分别是电熨斗的实物图和结构示意图.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上的触点A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B相接触.当电熨头与电源接通时,电流通过相接触的铜片、双金属片,流过发热板(电热丝),发热板发热并将热量传给电熨斗底部的金属底板,人们就可用发热的底板熨烫衣物了.双金属片是把长和宽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紧紧地铆在一起做成的.受热时,由于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温度愈高,弯曲得愈显著.随着通电时间增加,底板的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与底板固定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受热后向下弯曲,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A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B分离,于是电路断开.这时底板的温度不再升高,并随金属底板的散热而降低;双金属片的形变也逐渐恢复,当温度降至某一值时,双金属片与弹性铜片又重新接触,电路再次接通,底板的温度又开始升高.这样,当温度高于所需温度时电路断开,当温度低于所需温度时电路接通,便可保持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动调温了.

        怎样使电熨斗有不同温度范围呢?如将调温钮上调时,上下触点随之上移,双金属片只需稍微下弯即可将触点A、B分离.这时双金属片可控制金属底板在较低温度下的工作.若将调温钮下调时,上下触点A、B随之下移,双金属片必需下弯程度较大时,才能将触点分离.这时双金属片可控制金属底板在较高温度下的工作.这样便可适应织物对不同熨烫温度的要求了.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电熨斗的温控开关是依据制成的.
    熨烫衣物需较高的温度时,应将调节调温旋钮向调(选填“上”或“下”).
    电熨斗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将向下弯曲,则双金属片中上面的金属片应为片(选填“铜”或“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