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通常情况,下列物质属于液体的是(   )
    A: 酒精
    B: 冰
    C: 氧气
    D: 玻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2. 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A: 熔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3. 下面是冬天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其中伴有吸热过程的是(   )
    A: 河面上冰层增厚
    B: 带着眼镜从室外走入室内时镜片会蒙上水珠
    C: 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D: 冬天树枝外包裹着一层雾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4. “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 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B: 蒸发   液化   凝华   雨
    C: 蒸发   液化   凝华   云
    D: 蒸发   凝华   液化   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5. 关于云、露、雾、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形成的
    B: 露是大量小冰晶吸热熔化而成的大量的小水珠
    C: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D: 霜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6. 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分布的状态来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 固态、液态、气态
    B: 气态、液态、固态
    C: 固态、气态、液态
    D: 液态、气态、固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7. 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B: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
    C: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分子间距离很大
    D: 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8. 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   )
    A: 将铁块加热至100℃
    B: 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C: 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
    D: 烈日炎炎,冰可乐的外壁“出汗”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9. 下列物态变化中要放出热量的是(   )
    A: 冰熔化成水
    B: 干冰变成气体
    C: 早晨,室外的花草上起露
    D: 晾晒的衣服变干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 10. 下列有关固体、液体、气体有不同特征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固体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
    B: 气体可以流动,是因为气体的分子之间完全没有作用力
    C: 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且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作用力较小,分子位置不固定
    D: 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