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花样滑冰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B: 航母上的领航员戴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利用声呐测量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弹吉他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2年中考物理二诊试卷
  • 2. 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由于而发出声音;用纸片接触(选填“甲”、“乙”或“丙”)的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方城县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3.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朱德恩小朋友吹奏了小号,如图所示。小号声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里的;观众通过旋律很容易就辨别出吹奏的是《我和我的祖国》,说明声能够传递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4. 小明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牙齿,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8m/s
    C: 音乐会上我们能区分二胡和钢琴的声音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
    D: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2年中考物理二诊模拟试卷
  • 5.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12月9日,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天宫课堂”正式向全球直播,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授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B: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D: 根据讲课声可判断出是王亚平老师在讲话,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蓬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 6.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2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7.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提琴通过琴弦振动产生声音
    B: 青蛙发出“呱呱”声时没有物体振动
    C: 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
    D: 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8.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 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D: 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9. 四月深圳返校季,同学们陆续回到熟悉的校园,结束了长达1个多月的“网课”,回顾这段居家网课的生活,学生与老师都印象深刻,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学生听老师上课,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B: 将电脑的声音调大是增大了音调
    C: 老师与学生连麦可以根据音色判断是谁在回答问题
    D: 耳机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10. 如图是古时的一种乐器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故成语有云“参差不齐”。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
    B: 听到的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中的
    C: 箫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 箫声和琴声听起来不一样是因为二者的音调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