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声音的秘密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论衡》中说,人在说话时,“气括口喉之中,动摇其舌,张歙其口”。

    我们平时说话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不过,除了空气,还有许多的东西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比方说木头、钢铁甚至人体的骨骼。不少人可能注意过,当我们在咀嚼食物时,我们会听到很大的噪声,但是如果旁边的人也在咀嚼同样的食物时,我们却听不到多少动静。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人体的骨骼非常容易传播声音,而且还会把它的强度加强到惊人的程度。咀嚼食物的碎裂声,经过空气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只是轻微的噪声;但是同样的声音经过头部骨骼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就变成很大的响声了。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把自己的上下牙齿轻碰,堵上耳朵听一听……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不少武侠电影都有这样一个情节:剑客在逃避敌人追击时,常俯身把耳朵贴到地面,以此来分辩追兵是否已经逼近。这里就利用了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大的特点。

    我国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 (选填“有”或“没有”)认识到声音产生的原因;
    古代士兵在行军时枕着箭筒睡觉,能够更早地发现敌军的踪迹,这是利用了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 (选填“大”或“小”);
    小明用牙齿咬住自己的手表,想听到秒针走动的滴答声,可听得不是很清晰,你觉得下面哪种做法可以使嘀答声加强许多倍 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雾凇的形成
    C: 露珠的形成
    D: 干冰变小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2022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3. 有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盲人能听到超声波
    D: 一般情况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接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会听到铃声逐渐地(选填“变大”或“变小”);如果把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将(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此实验说明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特性”的实验中,小华将塑料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用手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小华逐渐减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塑料尺,小华看到塑料尺的振动(选填“变快”、“不变”或“变慢”),塑料尺发出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小华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小明在学习《声现象》这一章节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

    实验②: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发现左边没有与它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①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音叉敲得越重,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有关;
    实验①中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此处采用的物理探究方法叫
    假如在月球上做图乙的实验,则乒乓球不能被弹开,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黔南州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块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图甲实验中,此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图乙实验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真空传声(选填“能”或“不能”);
    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频率的关系,当尺子振动快时,音调;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玉林市福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图甲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有关;
    图乙中,敲击鼓面时听其发声,观察到碎纸屑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用力不同,听到鼓声的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如图丙是用电线吊在玻璃罩里的电铃,可以通过通断电来控制电铃是否发声。把正在响着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选填“变大”或“变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选填“变大”或“变小”);
    假如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的耳朵贴上玻璃罩时不能听到铃声;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 大雾消散
    B: 滴水成冰
    C: 霜打枝头
    D: 冰雪消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2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卷
  • 10.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以用作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气体,使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选填“吸热”或“放热”)凝结成小冰晶,从而达到目的。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2022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