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甲所示,将海波放入大试管中,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出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选填“继续”或“停止”),海波的温度将(选填“直接下降”或“先不变,后下降”)。由图像中的信息,(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水的比热容比海波的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2. 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分了若干小组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A组在图甲的烧杯中加入碎冰,等冰熔化成水再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冰的熔点是 ,表示冰熔化过程是段;由实验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B组利用图丙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这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B组持续加热,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发现在标准大气压下能得到图象中的DE段,但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C和D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水的初温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C组烧杯中的水先开始沸腾,原因可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3. 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成气体,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很快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成水从而实现降雨。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简阳市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厨房里拿出的冻鱼放到盐水中化得更快;淡水湖的湖面都结冰了,海水还没有结冰。这些现象引发了小宇的思考:盐水的凝固点是不是与水的凝固点不同?于是,他回家利用化学老师教的方法配出不同浓度的盐水,使盐水先结成冰,然后做熔化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盐水浓度/%

    0

    4

    8

    12

    16

    20

    24

    28

    熔点/℃

    ﹣4

    ﹣11

    ﹣14

    ﹣18

    ﹣22

    ﹣25

    ﹣25

    ﹣22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5.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时应将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分钟,物质处于态;
    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6. 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7.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

    A: 图甲:相同的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B: 图乙:鸡蛋悬浮在盐水中,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鸡蛋受到的重力
    C: 图丙:试管中的冰熔化成水,需要使用酒精灯加热,说明冰熔化时温度升高
    D: 图丁:将毛皮摩擦过的两气球移近,松手后会远离,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2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8. 在图描述的四个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将回收的铁块化成铁水
    B: 阿姨擦过的地面很快变干
    C: 刚出锅的馒头冒出的“白气”
    D: 寒冬,边防军人睫毛上出现的白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9.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生动优美的诗句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江中月”的出现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中的“收缰晚”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C: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的“百丈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飞流直下”的水机械能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2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10.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现象是(   )
    A: 熔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