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
    A: 炎热的夏天为降低室温向地面洒一些水
    B: 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C: 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D: 在城市建设中,建造人工湖来减少热岛效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片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检试卷
  • 2.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的顺序要自下而上,其目的是:
    图甲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
    改正错误后,持续加热至水沸腾,观察到“势如奔涛”的景象,此时水中的气泡如图乙(选填“A”或“B”)所示;
    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选填“a”或“b”);
    你知道吗,通过降温居然也能使水沸腾。如图丁所示,将刚停止沸腾的水装入烧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片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检试卷
  • 3.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多姿多彩。下列关于各种形态“水”通过液化而形成的是( )
    A: 秋天,风一吹使地面上的水变干
    B: 早春,河流上的冰化成水
    C: 夏天,装冷饮的玻璃杯外壁“出汗”
    D: 冬天,窗户玻璃上结了“冰花”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如图甲炎热的夏天施工地段往往会安装喷淋系统,利用喷出的水雾吸热,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如图乙北方的冬天美丽的雾凇是水蒸气形成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如图是某些卫生间装的热风干手器,洗手后使用热风干手器能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其主要原因是加快了和提高了水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 雨在下落过程中有熔化现象发生,并吸收热量
    C: 使气体液化只能采用降低温度的办法
    D: 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可知,自然界中的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题
  • 7. 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红和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取干冰并做了一些有趣的探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题
  • 8. 小明和小华各自选用装置完成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题
  • 9. 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盛有碘的烧杯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 ;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

    这两个实验方法中,(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更合理。
    图乙中,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碘蒸气,烧瓶底部(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再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同时烧瓶内温度计的示数,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热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人教版)
  • 10.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汉乐府•长歌行》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澄要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