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 当软木塞被弹出时,瓶口的“白气”是水蒸气
    B: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说明被测物体一定带正电
    C: 人们常常要贴近花朵才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没有一直运动
    D: 两个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可承受一定的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K12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物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用酒精灯加热管里的水,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过了一会,软木塞被推出去了,同时管口出现了白雾。细心的同学还发现此时试管夹所夹的位置已经变到了试管口了。请用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软木塞被推出去的原因;白雾是怎么回事;
    试管夹移位的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 3. 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如图所示的热风干手机下吹热风, 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升高水的温度和增大水的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来加快水的蒸发, 蒸发需要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2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 5.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古代诗人的作品之中常常描述很多自然现象其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 6. 小明和小华分别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们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图甲中烧杯上盖纸板的目的是
    由图乙可知,实验中测得的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水在沸腾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由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如图所示,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玻璃上出现冰花
    B: 湿衣服晒干
    C: 冰雪消融
    D: 冰棍“冒白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 游泳后刚上岸感觉特别冷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 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 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 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

    A: 稍后沸腾
    B: 同时沸腾
    C: 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
    D: 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质量监测试卷(一)